遵化城关南行35里,有座圣水泉。古时,这里是旅游赏景胜地,清代乾隆年间定为遵化大景之一。
圣水泉,位于刘备寨乡东北的燕山余脉之中,圣水泉前面,建有圣水庵。
说起圣水庵就绕不开圣水泉,有关圣水泉的来历颇为神奇。
旧志记载,上古时期,这里山穷水尽,百姓难以生存。有一老尼为普度众生,终日不惧烈日风寒跪拜于天,求神相助。老尼感动了天界的王母娘娘。她随手摘下了金簪,往桃花山的削壁上一刺,一股清泉喷涌出来。
据《遵化州志》记载:“泉自石罅出,故名圣水。夏秋之交,阴雨连绵,泉流甚旺。晶光闪闪,下注如垂珠帘。冬春泉啬如索,贯珠滴滴不断,皆奇态也。”为了让百姓不受灾荒之苦,渴饮歇息有处。王母把手一挥,泉眼周围生长起茂密的巨柏。
多少年来,历代砍掉一茬又一茬,总也不败。直至今日,柏树与圣水泉同在。清代州内名士郝尔庸吟诵道:问津何必武陵源,观瀑疑经独固门。雨后花开皆锦秀,春来水暖似汤温。苔深石显珠眺迹,瓣落风疑翦碎痕。几树红酬契禅情,名僧往迹与谁论?
大名鼎鼎的“圣水喷珠”位于圣水庵后殿,后殿依山崖巨石而建,借势建有个拱形石室,俗称水殿,水殿中有数个泉眼从巨石中流出,从游龙型水槽汇集在龙头嘴里喷溅在水池中,再流至庵外,此处的汉白玉石栏杆刻有龙狮浮雕,栩栩如生。
庵外的古枣树在圣水泉的浇灌下枝繁叶茂。圣水崖上的巨柏,苍翠欲滴。圣泉水澄净甘美、润泽安和、强身健体、令人称奇。传说唐王李世民征东时,路过此地,当地人献圣水治好了李世民爱妃的头疼病。今有人通过水质化验,圣水因经过山岩砂石过滤富含二氧化碳和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, PH值为7.3,属弱碱性水质,软硬适中。
从古至今,各地来圣泉寺取水者常年不断。当代著名诗人、散文家周祝国先生多次携文友来此并作散文《感悟圣水泉》一篇,刊登在海内外发行的《中国文艺》杂志上,更使“圣水喷珠”声名远播。
|